中國鄭州,1月23日14點
鄭州大學五附院馬歇爾醫(yī)學研究中心網(wǎng)絡門診,4名經(jīng)過層層篩選的“特殊”患者和他們的主治大夫——消化內科主任夏興洲,坐在電腦前等待視頻被接通。
澳大利亞,1月23日17點
巴里·馬歇爾教授的辦公室,馬歇爾教授和他的中文翻譯拿著4名患者的病情介紹,通過了從鄭州發(fā)來的視頻會診請求。
多次治療未果,遠程會診提供國際化診療方案
巴里·馬歇爾教授因發(fā)現(xiàn)胃中幽門螺桿菌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之間的關系,于2005年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被稱作“幽門螺桿菌之父”。自2015年起,巴里·馬歇爾教授與鄭州大學開展緊密合作,依托鄭州大學五附院建立“鄭州大學馬歇爾醫(yī)院”和“鄭州大學馬歇爾醫(yī)學研究中心”。隨著“馬歇爾醫(yī)院”的落戶,國際頂尖專家定期與患者“面對面”進行網(wǎng)絡問診成為現(xiàn)實。
“嘟”的一聲,視頻接通了,四名患者期待已久的遠程網(wǎng)絡會診終于開始了。此次接受問診的患者基于前期進行的幽門螺桿菌免費篩查活動(C13呼吸檢測),根據(jù)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情況被篩選出來,被選中的患者具有共同的特點:常年經(jīng)受幽門螺桿菌的折磨,反復治療仍然失敗。

▲ 馬歇爾教授通過視頻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四名患者
家住新西蘭的張先生,在國內外進行過6次正規(guī)治療加藥敏結果治療,經(jīng)檢查幽門螺桿菌仍為陽性;
電視臺記者李先生,正規(guī)治療8次,結果幽門螺桿菌呈陽性且球變明顯,這就意味著幽門螺桿菌由螺旋狀變成球狀,耐藥性增強,治療難度加大;
商人郭先生,中西藥結合治療過4次,依然胃痛難忍,惡心、嘔吐頻發(fā);
50歲的李女士,兩次正規(guī)治療加藥敏結果治療,根除失敗?!跋乱徊街委熅烤乖摵稳ズ螐??”這是困擾著他們的共同難題,也是求助于馬歇爾教授的終極問題。
4名患者按照順序一個接一個地坐在屏幕前方,“有點興奮,也有點緊張,這是我跟諾貝爾獎得主距離最近的一次,以前只在兒子的生物課本上見過他!”會診結束后,張先生這樣描述當時的心情。

張先生的C13呼氣試驗值是47(4以下為正常,陰性),陽性。在與幽門螺桿菌的漫漫抗爭路上,他吃過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四環(huán)素等藥物,均沒有好轉。巴里·馬歇爾教授了解到張先生的情況后,對他的既往用藥史、家庭成員、工作性質等進行了細致的詢問。
夏興洲主任解釋道,馬歇爾教授之所以如此細致地詢問,是因為千人千樣,造成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找準了病因,才能精準用藥。那些看似與疾病不相關的問題,其實背后往往潛藏著致病因子。比如,詢問職業(yè),是看患者的工作狀態(tài)、工作強度、工作環(huán)境,看其是否會經(jīng)常熬夜、作息不規(guī)律,是否經(jīng)常接觸重金屬等。詢問家庭成員,是要了解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源和患者的基因狀況。馬歇爾教授建議張先生加大之前的藥量,將一天吃兩次的鉍劑改為一天四次,同時停止服用阿莫西林,在治療期間禁止吸煙喝酒,勤刷牙,注意口腔衛(wèi)生。

李先生對自己的病情了解得十分透徹,他笑著說自己已經(jīng)“久病成醫(yī)”。他先后治療了8次,在兩個月前做了胃鏡,一個月前做了C13呼氣試驗。胃口還不錯的他常常惡心、嘔吐,人也漸漸消瘦起來。藥敏試驗的結果顯示,他對四環(huán)素、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敏感,檢查已有大面積球變。馬歇爾教授給他開了十天的藥物,并表示對于此類患者,與根除幽門螺桿菌同樣重要的是保護好胃黏膜?!斑@個藥物配方很安全,世界上有80%的國家都在使用?!瘪R歇爾教授還囑咐道,吃完藥后還要做C13呼氣試驗,如果仍是陽性,要做進一步的胃鏡檢查而不是繼續(xù)治療。
同樣接受問診的郭先生的治療方案與其他人大有不同。盡管幽門螺桿菌呈陰性,但是,每天早上睜開眼睛,喚醒他的不是第一縷陽光,而是揮之不去的胃痛。吃一點生冷的東西就胃痛,久坐不起也會胃痛。食欲不佳、惡心、泛酸、常年腹瀉。經(jīng)馬歇爾教授診斷,他最大的問題是食物在胃里待的時間太長,當務之急是通過藥物讓食物快點離開胃,同時保護好胃黏膜。
問診細致耐心、開處方果斷利落
病情詢問過程中的細致耐心與開處方時的果斷利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馬歇爾教授在尋找病因的過程中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旦抓到關鍵致病源便“又快又準”地開具處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藥物組合,同一種藥物應用在不同患者身上,又有不同的用法用量,體現(xiàn)了精準用藥的理念。

▲ 患者和馬歇爾教授視頻會診進行中
這場跨越半個地球的遠程會診進行了近一個半小時,會診結束后,馬歇爾教授提出的治療方案及注意事項通過網(wǎng)絡傳送給患者及醫(yī)院,夏興洲主任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了溝通,并告知下一步治療方案。
頑固難治型患者應避免盲目治療
據(jù)夏興洲主任介紹,經(jīng)歷多次藥物治療仍無效的患者,建議先進行幽門螺桿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藥敏試驗能夠找出對幽門螺桿菌敏感的抗菌素,針對每位患者選擇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藥敏試驗需要采用胃鏡,從患者的胃部取出2~3塊胃黏膜,在培養(yǎng)液中進行幽門螺桿菌培養(yǎng),再將含有抗生素的試紙放在培養(yǎng)皿里面,觀察不同抗生素對細菌的殺滅效果,通過這種方式,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抗生素?;颊叻眠@種抗生素后,能夠精準地殺滅體內的幽門螺桿菌,避免了長期服用藥物帶來的耐藥性。
目前,這項技術在河南省只有鄭州大學五附院馬歇爾實驗中心能夠開展,實驗室的團隊由鄭鵬遠院長帶領,從2016年6月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行了近千例患者的檢查。2018年6月,由鄭州大學五附院牽頭組建的河南省幽門螺桿菌診治聯(lián)盟正式成立,首批共有166家醫(yī)療機構加入,為我省幽門螺桿菌的個體化治療做出了貢獻。
按藥敏結果治療仍然無效的患者,一定不要急于進行下一次的治療,要進行全方位、個體化的評估,查找原因,再制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夏興洲主任表示,在反復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病理組織中,可能存在大量由螺旋狀轉變?yōu)榍驙畹挠拈T螺桿菌,這種球變的幽門螺桿菌代謝活動相對低下,尿素酶活性下降,導致其對抗生素的敏感度降低。因此,對于多次進行根除治療仍然失敗的患者,找準病因是關鍵,給胃兩到三個月的休息時間,找準時機對癥下藥,而不是急于進行下一次治療。
夏興洲主任建議,難治型幽門螺桿菌患者應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的專業(yè)科室就診,實施“個體化治療”方案,避免盲目服用藥物、反復治療使幽門螺桿菌產(chǎn)生耐藥性。
來源:大河健康報 攝影:馬珂
宣傳科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