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卒中后反復發(fā)熱,警惕誤吸!
近日,一位來自洛陽的65歲周女士被家人送至鄭州大學五附院康復醫(yī)學科就診,原因是1月前腦梗后遺留右側肢體活動不靈,見到周女士后發(fā)現她除了右側肢體活動障礙,還非常瘦,精神差,并且不??人?。詢問家屬,最近總咳嗽么?飯量不夠么?家屬就說,這次得病后就開始瘦。再次詢問家屬,吃飯嗆咳么,家屬說沒有啊,就是吃飯時和吃飯后咳嗽多點。這一個月燒了2次了,抗感染治療后好轉,過大概十天又發(fā)熱。根據家屬描述的情況,懷疑周女士不只有右側肢體運動障礙,同時可能合并吞咽障礙。
通過洼田飲水實驗篩查,發(fā)現周女士確實存在吞咽障礙,那么其發(fā)熱原因為:誤吸。給予吞咽訓練后,周女士吃飯量明顯增多,體重增加,營養(yǎng)狀態(tài)好轉,且未再發(fā)熱、咳嗽,家屬對我們的醫(yī)療水平贊不絕口。其實,周女士的情況并不是個例,科室經常接診從外地來就醫(yī)的反復發(fā)熱患者,仔細詢問,大多數都曾患腦卒中,能從嘴里進食后就拔掉胃管,并未評估有無誤吸,特別是隱形誤吸。
誤吸是吞咽障礙的一種,國內研究報道,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發(fā)生率為30%~50% ,而國外報道為51%~73%,有很大的誤吸風險,輕者引起嗆咳、吸入性肺炎,重者引起室息危及生命。所以,吞咽功能障礙引起的誤吸,危險不容小覷!
什么是吞咽障礙呢?
通俗的說,吞咽障礙是指食物從口腔輸送到胃的過程發(fā)生障礙。不同疾病不同程度病情表現不同,主要有以下表現:食物從口或鼻腔噴出、反流,咽后口腔殘留食物,咽下困難,嗆咳、誤吸,流涎以及營養(yǎng)不良等。
上面周女士就是因誤吸反復出現發(fā)熱等肺部感染癥狀。同時因嗆咳,咽下困難,患者長期進食量不足,導致消瘦、抵抗力低下等。
哪些疾病會導致吞咽障礙呢?
常見的疾病有腦出血、腦梗塞等腦血管疾病、腦外傷、腦腫瘤、口咽部疾病、食管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或功能失常、全身性疾病、精神因素等。
如何確診吞咽障礙呢?
大致為以下幾個方面:
1. 臨床功能評估:患者基礎狀態(tài)(意識、認知、呼吸)、口顏面功能評估(口腔結構觸診、口腔粘膜感覺、唇、舌、面頰部、軟顎、喉上抬等運動、咽反射、嘔吐反射、吞咽功能(吞咽動作、反復唾液吞咽試驗、洼田飲水試驗等)。
2.吞咽造影檢查:目前是吞咽障礙診斷的金標準,把顯影液混入不同質地的食物如流質、半流質食物中,讓患者進食。通過X線透視來觀察患者口腔、咽的功能并確定吞咽受損的部位??芍苯涌吹娇趦仁澄锏膫鬟f,軟腭、舌骨、舌根的活動,喉頭的上舉和閉鎖,會厭谷和梨狀竇的滯留,誤吸等。
3.喉鏡檢查:使用UE可視軟性喉鏡,對吞咽障礙患者進行吞咽功能評估。
那么確診了吞咽障礙,怎么治療呢?
1.基礎訓練及攝食訓練
基礎訓練主要依靠治療師針對唇部、下頜、舌、軟腭等部位感覺及肌力訓練,提高吞咽肌肉力量、速度和肌肉的協(xié)調。攝食訓練一般后于基礎訓練,對患者基本情況要求較高:一般為意識清醒、全身狀態(tài)穩(wěn)定、有吞咽反射,且少量誤吸后能隨意咳出的患者。
2.物理因子治療
物理因子治療中最常見的是吞咽電刺激治療,可刺激完整的外周運動神經,增強吞咽相關肌肉的肌力,促進吞咽動作的協(xié)調性,延緩肌肉萎縮,改善吞咽功能。
3. 球囊擴張術
球囊擴張術主要針對存在環(huán)咽肌失弛緩癥或吞咽動作不協(xié)調的患者,臨床效果良好,部分患者能達到治愈。
來源:康復醫(yī)學科 申利坊
宣傳科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