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來襲,謹防“熱射病”!
近日,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高溫天氣,鄭州更是連續(xù)多日氣溫高達40多度。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下,千萬別把中暑不當回事,要知道重度中暑是會危及生命的。
2022年6月26日中午,鄭州大學五附院急診科接到出診任務。在電話中,家屬焦急地告訴醫(yī)生患者已經(jīng)叫不醒了,處于昏迷狀態(tài)。醫(yī)生趙兵立即電話指導家屬將患者平臥位,并把頭偏向一側(cè)。
急救團隊僅用了5分鐘便到達患者家中,此時狹小的房間內(nèi)溫度較高,通風條件差,屋里僅有一個電風扇散熱,而患者面色蒼白,身體高熱,無汗,查體顯示“體溫42℃、血壓90/48mmhg、心率143次/分,呼吸32次/分,血糖17.9mmol/L”。
醫(yī)生趙兵和護士聶宇光立刻將患者轉(zhuǎn)移至陰涼處,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補液,吸氧,并用溫水擦拭身體,在司機蔡潤峰的協(xié)助下醫(yī)護團隊立即將患者搬運至救護車上,并通知調(diào)度員苑曉茜做好搶救準備。
到達搶救室后,醫(yī)生趙亭,護士李波通過心電監(jiān)護、靜脈補液、冰袋降溫,急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電解質(zhì)等措施進行搶救,使得患者的病情暫時穩(wěn)定了下來,并轉(zhuǎn)運到EICU(急診重癥監(jiān)護室)繼續(xù)接受治療。
重度中暑不要用藿香正氣水
趙兵介紹,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三型,需要警惕的是重度中暑,而重度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其中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占中暑的8.6%~18%。
“患者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甚至超過40%。熱射病以出現(xiàn)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異常表現(xiàn),以及進行性多器官系統(tǒng)損傷。如患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死亡率極高。”趙兵提醒市民“發(fā)生重度中暑,不要用藿香正氣水”,因為藿香正氣水不是解暑特效藥,其成分含有40%~50%的酒精,對于過敏及重度中暑病人來說,不僅不能緩解中暑癥狀,還會加重病情。
對于中暑,要學會以下“五招”:
一移:迅速脫離高溫環(huán)境,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熱。
二敷:頭部先用溫水敷,后改用冷水、冰水敷,幫助患者冷卻體溫。
三飲:飲用含鹽飲料,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補充部分無機鹽。
四擦:當高溫、高濕、無風,身體散熱困難時,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膚發(fā)紅。
五降:當中暑者體溫高達40℃以上,出現(xiàn)昏迷、抽搐等癥狀時,要遵循以下原則:快速、有效、持續(xù)降溫;迅速補液擴容,控制患者的躁動和抽搐,同時撥打120,盡快把病人送到醫(yī)院急診科就診。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給重度中暑的病人喝水。因為病人在大量出汗的時候,汗液會帶走很多鹽分,造成人體內(nèi)部電解質(zhì)的失衡,如果這時候再為患者補充大量的水,就會進一步降低電解質(zhì)的有效濃度,使病情加重。
日常該如何預防中暑的發(fā)生?
1.做好防暑防暑的準備。
保持涼爽:選擇輕便、淺色、寬松的衣服,盡可能呆在有空調(diào)的地方或者涼爽的地方。
合理安排戶外活動:天氣炎熱時,盡量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休息,注意調(diào)整戶外運動的強度,在熱天建議減少戶外活動。如果鍛煉過程中出現(xiàn)心跳加速、喘不過氣、頭暈、心慌等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及時休息。
做好夏日防曬:曬傷會影響身體的降溫能力,引起脫水。戶外佩戴好遮陽帽、太陽鏡等,外出前30分鐘涂上防曬系數(shù)適宜的防曬霜。
2.科學飲水,合理飲食。
科學飲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正確的方法是隨時喝水,以保持人體所需的水分。口渴時也不要大量飲水,否則會使胃腸難以適應。夏季大家喜食冷飲,但冷飲會導致胃黏膜毛細血管收縮,進而影響胃蛋白酶、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甚至帶來各種腸胃疾病,如胃痛、腹瀉等。
補充鹽和礦物質(zhì):大量出汗會流失鹽和礦物質(zhì),運動飲料可以幫助補充汗水中流失的鹽和礦物質(zhì),應及時補充。
合理飲食:夏季氣候炎熱,人們的食欲普遍減退,這會限制營養(yǎng)的吸收,使人體抵抗力下降。
因此,夏天更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補充足夠的蛋白質(zhì),如魚、奶豆類。飲食要清淡,不宜吃高熱量、油膩、辛辣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不易消化,增加胃腸道的負擔。要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等。早晚可以食用一些防暑粥,例如:綠豆粥、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 赤豆粥、冬瓜粥、荷葉粥等。
3.掌握急救措施,常備防暑藥物。
學習中暑相關疾病的癥狀和體征,以及如何治療的方法。同時常備防暑藥物,如仁丹、十滴水、清涼油、風油精、暑癥片、夏桑菊顆粒等。
來源:急診科 侯保秋 苑曉茜
宣傳科編輯整理